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汔的解释

复制

ㄑㄧˋ

氵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U+6C54 CJK 基本汉字

6画

3

左右结构

会意字

ITNN

EON

VMYD

38117

3072

6764

U+6C54

[441315]点、点、提、撇、横、横折弯钩/横斜钩

汔字概述

〔汔〕字的拼音是(qì),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6画

〔汔〕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汔〕字仓颉码是EON,五笔是ITNN,四角号码是38117,郑码是VMYD,中文电码是3072,区位码是

〔汔〕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汔〕字异体字是

汔字笔顺
汔字详解

ㄑㄧˋ

基本解释

接近,庶几:“民亦劳止,~可小康”。

水涸。

详细解释

动词

1.水干涸dry up

汔,水涸也。 —— 《说文》汔渊剖珠,倾岩刊玉。 —— 晋· 葛洪《抱朴子》

2.尽;完成exhaust; finish

汔,尽也。 —— 《广雅》壮狡汔尽穷屈。 —— 《吕氏春秋·听言》汔尽(竭尽);汔事(完事)

副词

1.几乎,差不多almost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 《诗·大雅·民劳》

2.终竟;一直 always。如:汔无成效(一直没有成效)

ㄑㄧˋ

详细解释

使干涸。

《抱朴子•外篇•诘鲍》:“其不汔渊剖珠,倾岩刊玉。”

几乎、将近。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汉•郑玄•笺:“汔,几也。”

ㄑㄧˋ

详细解释

1.〈书〉几乎;差不多。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

2.〈书〉使干枯。

其不汔渊剖珠,倾岩刊玉(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

字源字形

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汔”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