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苫的解释

复制

shān ㄕㄢ shàn ㄕㄢˋ

艹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82EB CJK 基本汉字

8画

5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HKF

TYR

EIJ

44601

5390

4127

U+82EB

[12221251]横、竖、竖、竖、横、竖、横折、横

苫字概述

〔苫〕字的拼音是(shān,shàn),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8画

〔苫〕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苫〕字仓颉码是TYR,五笔是AHKF,四角号码是44601,郑码是EIJ,中文电码是5390,区位码是

〔苫〕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二级汉字

〔苫〕字异体字是

苫字笔顺
苫字详解

1shānㄕㄢ

基本解释

草帘子,草垫子。草~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占声。本义: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2.同本义cogongrass covering

苫,盖也。 —— 《说文》白盖谓之苫。 —— 《尔雅》。注:“白茅苫。今江东呼为盖。”李注:“编菅茅以盖屋者曰苫。”寝苫。 —— 《仪礼·既夕礼》乃祖吾离被苫盖。 —— 《左传·襄公十四年》

草苫子;苫宇(草庐);苫茨(茅草盖的屋顶);苫盖(茅草编的覆盖物。亦特指草衣、茅屋);苫蓑(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苫褐(草衣)

3.古代居丧时,孝子睡的草垫子straw mat

寝苫枕草。 —— 《左传·襄公十七年》

苫条(毡条);苫块(“寝苫枕块”的略语。古礼,父母死后,儿子要睡草荐,枕土块);苫次(指居亲丧。即在苫、寝苫);苫席(用麦杆或茅草编的粗席。常垫于褥下或用于居丧);苫庐(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苫壤(苫席与土块。指居亲丧中)

4.另见 shàn。

2shànㄕㄢˋ

基本解释

用席、布等遮盖。车上~块塑料布。

详细解释

动词

1.编茅盖屋thatch with straw mat, tarpaulin,etc.

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 —— 宋· 陆游《幽居岁莫》

2.后泛指用席、布等遮盖东西 cover。如:要下雨了,快把麦子苫上。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 《聊斋志异·狼三则》

3.另见 shān。

shānㄕㄢ

详细解释

覆盖。

宋•陆游〈幽居岁暮〉诗五首之五:“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西游记•第三七回》:“你那衣服,半边苫身,半边露臂。”

1.以草编成的覆盖物。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无壁,覆之以苫。”

2.以草编成的垫席,居丧时使用,以示哀戚。

《仪礼•丧服》:“居倚庐,寝苫枕块,哭昼夜无时。”唐•贾公彦•疏:“外寝苫者,哀亲之在草。”

1shānㄕㄢ

详细解释

1.用草编成的盖或垫东西的用具。

草苫子、寝苫枕块。

2.姓。

2shānㄕㄢ

详细解释

覆盖;遮盖。

把水泥苫上、砖坯垛都苫上了席子。

字源字形

苫(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苫(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苫(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苫(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苫

苫,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shān,shàn),艹部,共8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