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绶的解释

复制

shòu ㄕㄡˋ

纟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EF6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左右结构

会意字

XEPC

VMBBE

ZPWX

22147

4849

7123

U+7EF6

[55134434554]撇折、撇折、提、撇、点、点、撇、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捺

绶字概述

〔绶〕字的拼音是(shòu),部首是纟部,总笔画是11画

〔绶〕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绶〕字仓颉码是VMBBE,五笔是XEPC,四角号码是22147,郑码是ZPWX,中文电码是4849,区位码是

〔绶〕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绶〕字异体字是

绶字笔顺
绶字详解

shòuㄕㄡˋ

基本解释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带。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糸( mì ),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ribbon attached to an official seal or medal 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 【漢典】。

字源字形

绶(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绶(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绶(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绶(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绶(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绶(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绶(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