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字的拼音是(tāo),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3画。
〔滔〕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滔〕字仓颉码是EBHX,五笔是IEVG-86、IEEG-98,四角号码是32177,郑码是VPNB,中文电码是3325,区位码是。
〔滔〕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滔〕字异体字是 㴞 。
滔
tāoㄊㄠ基本解释
①弥漫,充满。~天。~~。
②倨慢:“士不滥,官不~”。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水,舀( yǎo )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2.同本义inundating。
滔,水漫漫大貌。 —— 《说文》滔,漫也。 —— 《广雅》象恭滔天。 —— 《书·尧典》浩浩滔天。汶水滔滔。 —— 《诗·齐风·载驱》滔滔江汉。 —— 《诗·小雅·四月》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 —— 《书·益稷》
滔涸(水漫溢与干涸);滔漭(水弥漫浩广的样子);滔滔滚滚,滔漫(大水漫溢)
3.傲慢,专横霸道haughty。
士不滥, 官不滔。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滔德(倨慢不恭的品格)
4.广大 wide and long。如:滔土(广阔的土地);滔窕(广远不着边际)
动词
1.使大水泛滥inundate。
舜之时,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 空桑。 —— 《淮南子》
2.云集一起地涌往swarm。
无器而民滔乎前。 —— 《庄子》
滔
tāoㄊㄠ详细解释
动
◎弥漫。
白浪滔天。
形
◎大水滚滚不绝的样子。参见“滔滔”条。
滔
tāoㄊㄠ详细解释
◎大水漫流。
巨浪滔天。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滔,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tāo),氵部,共13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