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宛的解释

复制

wǎn ㄨㄢˇ yuān ㄩㄢ

宀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5B9B CJK 基本汉字

8画

5

上下结构

会意字

PQBB

JNIU

WDRY

30212

1354

4580

U+5B9B

[44535455]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横折钩、竖弯钩

宛字概述

〔宛〕字的拼音是(wǎn,yuān),部首是宀部,总笔画是8画

〔宛〕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宛〕字仓颉码是JNIU,五笔是PQBB,四角号码是30212,郑码是WDRY,中文电码是1354,区位码是

〔宛〕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宛〕字异体字是

宛字笔顺
宛字详解

1wǎnㄨㄢˇ

基本解释

曲折。委~。~妙(声音婉转动听)。~转( zhuǎn )(①辗转;②同“婉转”)。

仿佛。~然。~如。~若(仿佛,好像)。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宀( mián ),夗( yuàn )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2.同本义bend

宛,屈草自覆也。 —— 《说文》宛宛黄龙。 —— 《史记·司马相如传》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 《汉书·扬雄传下》

宛妙(事物屈曲美妙);宛虹(弯曲的虹);宛曲(辗转;曲折);宛委(弯曲;曲折);宛宛(盘旋屈曲的样子;山川道路蜿蜒曲折);宛燀(回旋盘曲)

3.晃荡;摇动sway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 —— 白居易诗

4.释散dispersing

纷乎宛乎。 —— 《庄子》。成玄英疏:“纷纶宛转,并释散之貌也。”

形容词

1.委婉;婉转mild and roundabout

一面收拾礼物,径往东京,投宿省院诸官,令其于天子之前,善言启奏,别作宛转。 —— 《水浒传》

宛款(委婉诚恳);宛曼(柔媚;婉转曼妙);宛畅(婉转流畅);宛笃(婉曲而诚挚);宛态(含蓄曲折的情态);宛折(婉转曲折)

2.温柔 gentle and soft

宛约(形容步态柔美);宛顺(和顺;柔顺)

3.凹入;低洼hollow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 《诗·陈风·宛丘》。毛传:“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4.隆起swelling

宛中宛丘。 —— 《尔雅·小宛》。郭璞注:“宛,谓中央隆高。”

5.顺利;顺遂smoothly

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 —— 《管子》

6.small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 《诗·小雅·小宛》

副词

1.似乎,好像;仿佛as if

宛然可遇。 ——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宛然尚在。 —— 《聊斋志异·促织》

宛肖(逼真;极像);宛类(很像)

2.事物真切可见,历历在目 clearly

宛尔(明显的样子;真切的样子)

2yuānㄩㄢ

基本解释

〔大~〕古代西域国名,在中亚西亚。

详细解释

曲折的。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奔星更于闰闼,宛虹拖于楯轩。”唐•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诗:“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

弯、折。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仿佛、好像。

《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宋•陆游〈舟中〉诗:“悠然沧洲趣,宛与尘世隔。”

音容宛在。

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1wǎnㄨㄢˇ

详细解释

参见“大宛”条。

2yuānㄩㄢ

详细解释

1.弯曲;曲折。

委宛、宛转。

2.〈书〉似乎;好像。

宛如、宛若、音容宛在。

3.姓。

1wǎnㄨㄢˇ

详细解释

参见【大宛】。

2yuānㄩㄢ
字源字形

宛(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宛(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宛(简·秦·关沮) 关沮

宛(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宛(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宛(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宛(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宛(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宛(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