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憲的解释

复制

xiàn ㄒㄧㄢˋ

心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61B2 CJK 基本汉字

16画

12

上下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PGLN

JQMP

WDLW

30336

待添加

待添加

U+61B2

[4451112252214544]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点、斜钩、点、点

憲字概述

〔憲〕字的拼音是(xiàn),部首是心部,总笔画是16画

〔憲〕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憲〕字仓颉码是JQMP,五笔是PGLN,四角号码是30336,郑码是WDLW,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憲〕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憲〕字异体字是

憲字笔顺
憲字详解

xiànㄒㄧㄢˋ

基本解释

宪的繁体字。见“宪”。

详细解释

1.法令。

《韩非子•定法》:“宪令著于官府。”

公宪、邦宪。

2.典范。

《书经•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诗经•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3.宪法的简称。

立宪、制宪、违宪、修宪、行宪。

4.旧时下属对上司的尊称。

《聊斋志异•卷二•红玉》:“乃详诸宪,代生解免,竟释生。”

大宪、上宪。

1.颁布、公布。

《周礼•秋官•小司寇》:“乃宣布于四方,宪刑禁。”宋•王安石〈原教〉:“藏于府,宪于市。”

2.效法。

《书经•说命》:“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文选•班固•东都赋》:“宪章稽古。”

xiànㄒㄧㄢˋ

详细解释

1.国家的根本大法。

行宪、修宪、违宪。

2.法令。

宪令、宪章。

3.〈书〉典范。

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书经‧蔡仲之命》)。

4.〈书〉效法。

惟天聪明,惟圣时宪(《书经‧说命中》)。

5.姓。

xiànㄒㄧㄢˋ
字源字形

憲(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憲(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憲(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憲(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