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澥〕字的拼音是(xiè),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6画。
〔澥〕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澥〕字仓颉码是ENBQ,五笔是IQEH-86、IQEG-98,四角号码是37152,郑码是VRYM,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澥〕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澥〕字异体字是 。
澥
xièㄒㄧㄝˋ基本解释
①糊状物或胶状物由稠变稀。糨糊~了。
②〔渤~〕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
③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变稀。粥太稠,加水~一~。
详细解释
动词
1.糊状物、胶状物由稠变稀be thin。如:粥澥了;糨糊澥了。
2.〈方〉∶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变稀 thin with water。如:糨糊太稠,加点水澥一澥。
名词
1.靠陆地的海湾 bay。渤海湾是大海的一个港汊,故古名勃澥。
澥,勃澥,海之别名。 —— 《说文》
2.海sea。
湖澥天教十载闲,《玉经》功就胜居澥。 —— 《送玉海宗师还山》
澥宇澥。
澥
xièㄒㄧㄝˋ详细解释
名
◎伸入陆地的海。古称渤海为“勃澥”。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浮勃澥。”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海别枝名也。”司马贞索隐引〈齐都赋〉:“海傍曰勃,断水曰澥。”
动
◎北平方言。指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由稠变稀。
浆糊澥了。
澥
xièㄒㄧㄝˋ详细解释
1.〈书〉海边地。勃:海边有水处;澥:海边无水地)。
勃澥(渤海的古名。
2.〈口〉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由浓稠变稀。
浆糊太稠了,加点水澥澥。
3.〈口〉糊状物或胶状物由浓稠变稀。
粥澥了、浆糊澥了。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澥,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xiè),氵部,共16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