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甗的解释

复制

yǎn ㄧㄢˇ

瓦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7517 CJK 基本汉字

20画

16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HAGN-86、HGKY-98

YBMVN

IHYS

21217

待添加

待添加

U+7517

[21531512512543121554]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甗字概述

〔甗〕字的拼音是(yǎn),部首是瓦部,总笔画是20画

〔甗〕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甗〕字仓颉码是YBMVN,五笔是HAGN-86、HGKY-98,四角号码是21217,郑码是IHYS,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甗〕字是属于三级汉字

〔甗〕字异体字是

甗字笔顺
甗字详解

yǎnㄧㄢˇ

基本解释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详细解释

1.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 。

2.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ancient cooking utensils

昆甗研,善升甗。 —— 《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古代用来炊煮的一种蒸锅。器形上大下小,上层为甑,可以蒸;下层为鬲,可以煮,甑鬲之间以箅相隔。

宋•范成大〈劳畬耕〉诗:“早籼与晚𫁂,滥吹甑甗间。”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古代用于蒸、煮的炊具。上层为甑,下层为鬲,中间是有孔的箅,青铜制或陶制。

字源字形

甗(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甗(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甗(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甗”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