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繇的解释

复制

yáo ㄧㄠˊ yóu ㄧㄡˊ zhòu ㄓㄡˋ

糸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E47 CJK 基本汉字

17画

11

左右结构

会意字

ERMI-86、ETFI-98

BUHVF

PVMZ

22793

4925

8477

U+7E47

[34433112523554234]撇、点、点、撇、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撇、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繇字概述

〔繇〕字的拼音是(yáo,yóu,zhòu),部首是糸部,总笔画是17画

〔繇〕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繇〕字仓颉码是BUHVF,五笔是ERMI-86、ETFI-98,四角号码是22793,郑码是PVMZ,中文电码是4925,区位码是

〔繇〕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繇〕字异体字是

繇字笔顺
繇字详解

1yáoㄧㄠˊ

基本解释

随从。《説文•系部》“䌛,隨從也”

草木茂盛貌。也作“蘨”。《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通“徭”。徭役。《商君書•徕民》:“民無一日之繇,官無數錢之費。”

通“摇”。摇动。《史記•蘇秦列傳》:“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二日而莫不盡繇。”

通“謡”。歌谣。《漢書。李尋傳》:“揆山川變動,參人民繇俗。”

通“遥”。远。《荀子•禮論》:“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

人名用字。“咎繇”即“皐陶”。尧、舜的臣子。《正字通•糸部》:“繇,皐陶,《漢百官表》咎繇,與陶同。”

介词。相当于“於”。《爾雅•釋詁上》:“繇,於也。”

姓。《後漢書•郅惲傳》:“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良。”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同本义follow

鲁颜无繇。 —— 《史记·弟子传》

3.动摇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 —— 《史记》

名词

1.力役,通“徭”slave

繇者揭钁,负笼土。 —— 《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史记·项羽本纪》减太官,省繇赋。 —— 《汉书·景帝纪》

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通“谣”。歌谣rhyme

参人民繇俗。 —— 《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繇俗(歌谣风俗)

3.古族名 Yao nationality,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4.姓。

形容词

1.茂盛;草茂盛luxuriant

厥草惟繇。 —— 《书·禹贡》

2.通“遥”。远remote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 —— 《荀子·礼论》

3.另见 yóu;zhòu。

2yóuㄧㄡˊ

基本解释

通“由”。介词。自;从。《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

通“由”。介词。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通“由”。经过;经历。《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

通“由”。办法。明夏完淳《南都大略》:“自以江南天塹,飛渡無繇。”

通“由”。用。《吕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彊求,必繇其道。”

通“由”。随;听从。《文選•韋孟〈諷諫〉》:“賞罰之行,非繇王室。”

通“猷”。道理,道术。《爾雅•釋詁下》:“繇,道也。”

通“猷”。尚且;仍然。《廣韻•尤韻》:“繇,猶也。”

同“𨙂”。疾行。《廣韻•宵韻》:“𨙂,疾行。又音由。或作繇。”

闲适貌。《漢書•叙傳上》:“近者陸子優繇,《新語》以興。”

忧愁。《爾雅•釋詁下》:“繇,憂也。”

水名。《漢書•地理志上》:“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

详细解释

介词

从,自 from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动词

1.通“游”roam

近者陆子优繇。 —— 《汉书·文帝纪》

2.通“由”。经pass through; by way of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 —— 《汉书·董仲书传》政繇冢宰。 —— 《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繇朐汏輈。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另见 yáo;zhòu。

3zhòuㄓㄡˋ

基本解释

通“籀”。卦兆辞。《廣韻•宥韻》:“繇,卦兆辭也。”

详细解释

名词

1.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divinatary words

成风闻 成季之繇。 —— 《左传·闵公二年》

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繇文(占卜的文辞)

2.另见 yáo;yóu。

1yóuㄧㄡˊ

详细解释

2zhòuㄓㄡˋ

详细解释

古代占卜的文辞。

《左传•闵公二年》:“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选•潘岳•西征赋》:“既定鼎于郏鄏,遂钻龟而启繇。”

3yáoㄧㄠˊ

详细解释

劳役。

《汉书•卷五•景帝纪》:“减太官,省繇赋。”

1yáoㄧㄠˊ

详细解释

1.〈书〉劳役。通“徭”。

2.〈书〉民间文学的一种,可以随口唱出而不用乐器伴奏的韵语。通“謠”。

2yóuㄧㄡˊ

详细解释

1.〈书〉通“由”。

2.姓。

3zhòuㄓㄡˋ

详细解释

古代占卜用的文辞。

繇辞、繇文。

字源字形

繇(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繇(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繇(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繇(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繇”的成语
繇

繇,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áo,yóu,zhòu),糸部,共17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