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揖的解释

复制

扌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3D6 CJK 基本汉字

12画

9

左右结构

会意字

RKBG

QRSJ

DJCE

56041

2253

5030

U+63D6

[121251122111]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横

揖字概述

〔揖〕字的拼音是(yī),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2画

〔揖〕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揖〕字仓颉码是QRSJ,五笔是RKBG,四角号码是56041,郑码是DJCE,中文电码是2253,区位码是

〔揖〕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二级汉字

〔揖〕字异体字是

揖字笔顺
揖字详解

基本解释

古代的拱手礼。作( zuō )~。~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客。~别。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咠( qì )声。本义:拱手行礼。

2.同本义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 —— 《水浒全传》

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3.让出,逊主give ground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 —— 《汉书》

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4.通“壹”。专一sigle-minded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 ——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详细解释

拱手行礼。

揖让、一揖到底、长揖不拜。

2ㄐㄧˊ

详细解释

聚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详细解释

1.〈书〉两手合于胸前行礼。

长揖、打躬作揖。

2.姓。

字源字形

揖(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揖(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揖(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揖(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揖(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揖(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揖(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