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龠〕字的拼音是(yuè),部首是龠部,总笔画是17画。
〔龠〕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龠〕字仓颉码是OMRB,五笔是WGKA,四角号码是80227,郑码是ODJL,中文电码是7900,区位码是。
〔龠〕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龠〕字异体字是 。
龠
yuèㄩㄝˋ基本解释
①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②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 gě )。
详细解释
名词
1.“籥”( yuè )的本字。会意。从品仑。“品”表示乐器的管孔,仑是按顺序排列之义。本义:乐器名。
2.古代管乐器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yue, short flute。
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 《说文》。经传皆以籥为之。
3.量词:量器名。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 《汉书·律历志》
4.管子 tube。如: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5.钥匙 key。如:启龠见书。
龠
yuèㄩㄝˋ详细解释
名
1.乐器名。通常用竹管编成,形状如笛而稍短,有三孔、六孔等的分别。也作“籥”。
2.量词。古代计算容积的单位。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八上•释器》:“龠二曰合,合十曰升。”《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
3.二一四部首之一。
龠
yuèㄩㄝˋ详细解释
1.吹奏乐器名。以竹管编成,形似排箫。有三孔或六孔之分。
2.量词。古代用于计算容积。一千两百粒黍子为一龠,两龠为一合(ㄍㄜˇ gě)。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商 甲骨文 宾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龠,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uè),龠部,共17画,上中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