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隹的解释

复制

zhuī ㄓㄨㄟ cuī ㄘㄨㄟ wéi ㄨㄟˊ

隹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96B9 CJK 基本汉字

8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WYG

OG

NI

20215

7155

8631

U+96B9

[32411121]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隹字概述

〔隹〕字的拼音是(zhuī,cuī,wéi),部首是隹部,总笔画是8画

〔隹〕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隹〕字仓颉码是OG,五笔是WYG,四角号码是20215,郑码是NI,中文电码是7155,区位码是

〔隹〕字是属于三级汉字

〔隹〕字异体字是

隹字笔顺
隹字详解

1zhuīㄓㄨㄟ

基本解释

短尾鸟的总称。

柘实。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与“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短尾鸟的总名。

2.同本义short-tailed birds

隹,鸟之短尾总名也。 —— 《说文》

3.柘树的果实the fruit of tricuspid cudrania

柘实曰隹。 —— 崔豹《古今注》

2cuīㄘㄨㄟ

基本解释

〔畏( wèi )~〕古同“巍崔”,高峻。

详细解释

1.短尾鸟的总称。

《说文解字•隹部》:“隹,鸟之短尾总名也。”

2.二一四部首之一。

3wéiㄨㄟˊ

基本解释

古同“惟”,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

详细解释

1.〈书〉短尾鸟类的统称。

2.二一四部首之一。

zhuīㄓㄨㄟ

zhuīㄓㄨㄟ
字源字形

隹(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隹(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隹(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隹(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隹(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隹(金文·商·商) 金文

隹(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隹(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隹(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隹(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隹(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隹(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隹(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隹(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隹(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隹(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隹(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隹(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隹(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隹(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隹(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隹(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隹(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隹(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隹(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隹(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隹(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隹(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隹(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隹(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隹(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隹”的组词
隹

隹,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zhuī,cuī,wéi),隹部,共8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