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菹的解释

复制

ㄗㄨ

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83F9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IEG

TEBM

EVLC

44112

5484

6147

U+83F9

[12244125111]横、竖、竖、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横

菹字概述

〔菹〕字的拼音是(zū),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1画

〔菹〕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菹〕字仓颉码是TEBM,五笔是AIEG,四角号码是44112,郑码是EVLC,中文电码是5484,区位码是

〔菹〕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菹〕字异体字是

菹字笔顺
菹字详解

ㄗㄨ

基本解释

酸菜,腌菜。

多水草的沼泽地带。~草。

剁成肉酱,切碎。~醢(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

肉。麋鹿为~。

枯草。~薪。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艸,沮( jū )声。本义;腌菜。

2.同本义pickle

菹,酢菜也。 —— 《说文》。字亦作葅。水草之菹。 —— 《礼记·祭统》七菹。 —— 《周礼·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 —— 《周礼》

菹醢(盐腌的野菜、肉酱);菹酱(葅酱。酱菜)

3.枯干的草withered grass

请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 —— 《管子·轻重甲》

菹笠(用茅草编织的笠);菹薪(枯槁的草木;柴草)

4.草席 straw mat。如:菹稭(葅稭。用农作物茎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5.肉酱minced meat

麋鹿为菹。 —— 《礼记·内则》

菹脍(鱼肉酱);。

6.水草丛生的沼泽地marsh

纽菹之兽。 —— 《穆天子传》。注:“吴人呼田猎茸草地曰菹。”

菹泽(水草繁茂的沼泽地);菹薮(水草繁茂的湖泽)

动词

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mince菹其骨肉于市。——《汉书·刑法志》

ㄐㄩ

详细解释

1.水草丛生的沼泽。

《孟子•滕文公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汉•赵岐•注:“菹,泽生草也。”

2.腌菜、咸菜。

《诗经•小雅•信南山》:“疆埸有瓜,是剥是菹。”宋•陆游〈雪夜〉诗:“菜乞邻家作菹美,酒赊近市带醅浑。”

3.肉酱。

《礼记•少仪》:“麋鹿为菹。”

剁成肉酱。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1ㄐㄩ

详细解释

1.〈书〉腌菜;酸菜。

水草之菹,陆产之醢(《礼记‧祭统》)。

2.〈书〉切碎(菜、肉)。

麋鹿为菹(《礼记‧少仪》)。

2ㄐㄩ

详细解释

〈书〉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孟子‧滕文公下》)。

字源字形

菹(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菹(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菹(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菹”的组词
含“菹”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