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拗的解释

复制

ǎo ㄠˇ ào ㄠˋ niù ㄋㄧㄡˋ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2D7 CJK 基本汉字

8画

5

左右结构

会意字

RXLN-86、RXET-98

QVIS

DZZY

54027

2152

6254

U+62D7

[12155453]横、竖钩、提、撇折、撇折、点、横折钩、撇

拗字概述

〔拗〕字的拼音是(ǎo,ào,niù),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8画

〔拗〕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拗〕字仓颉码是QVIS,五笔是RXLN-86、RXET-98,四角号码是54027,郑码是DZZY,中文电码是2152,区位码是

〔拗〕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拗〕字异体字是

拗字笔顺
拗字详解

1ǎoㄠˇ

基本解释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幼声。本义:用手折断。

2.同本义break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 唐· 温庭筠《达摩支曲》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鲁迅《药》

拗折(折断)

3.转折;弯转turn; bend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 鲁迅《朝花夕拾》

4.另见 ào;niù。

2àoㄠˋ

基本解释

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详细解释

动词

1.违反;不服从disobey; violate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 唐· 韩愈《答孟郊》

拗憋(倔强顽抗,不顺从);拗怒(压抑愤怒);拗抗(违反;不服从);拗戾(违反)

2.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hard to pronounce

怪事,没有比这个再拗口,再难记的了。—茅盾《陀螺》

拗律(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拗救(律诗的拗句,须用拗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拗字(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

3.撬,扳force sth. up or open

口如暴死人,铁石拗不开。 —— 前蜀· 贯休《偶作》

拗项(扭拗颈项。比喻士大夫期望高官厚禄);拗开(两手把东西掰开)

4.另见 ǎo;niù。

3niùㄋㄧㄡˋ

基本解释

固执;倔强,不驯顺。执~;违拗;~不过他。

扭;拧

扭曲;弯曲。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固执 obstinate; pigheaded; stubborn

拗逆(违逆);拗别(不顺从);拗彆(不顺从);执拗;脾气很拗;拗性(性情固执);拗执(固执倔强);拗强(固执倔强);拗木枕(强项。比喻性格倔强而不肯低头)。

动词

1.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turn back

拗项(扭转颈项);拗转(扭转);拗捩(扭弯)

2.另见 ǎo;ào。

1àoㄠˋ

详细解释

不顺。

唐•孟郊〈峡哀〉诗一○首之八:“腥语信者谁?拗歌欢非真。”

拗口。

反抗。

唐•韩愈〈答孟郊〉诗:“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红楼梦•第七○回》:“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

2niùㄋㄧㄡˋ

详细解释

固执、倔强。

《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他的脾气真拗。

3ǎoㄠˇ

详细解释

折。

《玉篇•手部》:“拗,拗折也。”唐•温庭筠〈达摩支曲〉:“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4ㄩˋ

详细解释

抑制。

《集韵•入声•屋韵》:“拗,抑也。”《文选•班固•西都赋》:“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唐•杜甫〈天狗赋〉:“洎千蹄之迸集兮,始拗怒以相贺。”

1niùㄋㄧㄡˋ

详细解释

倔强;顽固。

执拗、脾气真拗、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2āo

详细解释

强词夺理。

硬拗、事实摆在眼前,你就不要再拗了。

3ǎoㄠˇ

详细解释

折弯。

拗花、拗折、拗断筷子。

4àoㄠˋ

详细解释

不顺;违逆。

拗口、拗句、违拗。

字源字形

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拗

拗,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ǎo,ào,niù),扌部,共8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