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
chìㄔˋ基本解释
①责备。~责。怒~。驳~。训~。
②指,指出。~谬(指出错误)。
③使退去,使离开。~退。
④开拓。开地~境。
⑤多,广。充~。
⑥侦察,伺望。~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⑦盐碱地。~卤。
⑧同“尺”,尺蠖。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广( yǎn ),屰( nì )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2.同本义drive out。
斥,却屋也。 —— 《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无益于民者斥。 —— 《汉书·五帝纪》击吉斥之。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斥小疏弱。 —— 《史记·天官书》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 王谠《唐语林》
斥放(斥退放逐);斥遣(斥退,驱逐);斥远(摒拒疏远);斥去(排斥并使之离去)
3.责备。又称:斥詈,斥遣tongue-lash。
目晋侯斥杀。 —— 《谷梁传·僖公五年》
申斥(斥责);驳斥(反驳错误的言论或意见)
4.开拓,开open up。
斥,开也。 —— 《小尔雅》塞斥之。 —— 《史记·货殖列传》除边开益斥。 —— 《史记·司马相如传》
斥地(斥土。开拓土地;开土地为冢圹);斥道(开辟道路)
5.黜免dismiss。
是孔丘斥逐于 鲁君,曾不用于世也。 —— 《盐铁论·利议》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 柳宗元《封建论》
斥罢(罢免其职务);斥免(斥罢。罢免)
6.指出 point out。
斥谬(指出谬误);斥正(指正)
7.侦察reconnoitre。
斥候而服事。 —— 《书·禹贡传》
斥兵(侦察兵);斥堠(侦察敌情的士兵)
8.废弃 abandon。
斥弃(抛弃);斥女(被抛弃之女)
形容词
1.多;众多的many。
寇盗充斥。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充斥
2.大的;广的;宽的big; broad。
坟衍斥斥。 —— 左思《魏都赋》
斥斥(广大的样子);斥莫(广大空旷)
名词
◎盐碱地 saline-alkali soil。 如:斥埴(碱质的粘土);斥泽(含盐分的沼泽地带)
斥
chìㄔˋ详细解释
动
1.排除拒绝、摒弃不用。
《汉书•卷六•武帝纪》:“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
排斥、同性相斥。
2.责骂。
申斥、痛斥、呵斥。
3.遍布。
外国货充斥市场。
4.侦察、探测。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
5.动用,出。
斥资。
斥
chìㄔˋ详细解释
1.指责;责骂。
斥责、怒斥、痛斥。
2.排除;使离开。
排斥、摈斥、斥退。
3.拿出。
斥资。
4.多;遍布。
充斥。
5.〈书〉侦察。
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左传‧襄公十八年》)。
6.〈书〉开拓;使扩大。
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斥,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chì),⺁部,共5画,独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