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字的拼音是(fǔ),部首是月部,总笔画是11画。
〔脯〕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脯〕字仓颉码是BIJB,五笔是EGEY-86、ESY-98,四角号码是73227,郑码是QFB,中文电码是5194,区位码是。
〔脯〕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脯〕字异体字是 。
脯
1fǔㄈㄨˇ基本解释
①肉干。鹿~。兔~。
②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果~。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肉,甫声。本义:干肉。
2.同本义dried meat。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 —— 《周礼·天官》注
肉脯;牛脯;脯饩(干肉和生肉);脯糗(干肉和干粮);脯腊(干肉);脯枣(干肉和枣类果品)
3.干燥脱水的瓜果 preserved fruit。如:桃脯;杏脯。
4.熟肉 meat。如:脯羹(肉汁);脯酒(酒肉);脯肉(肉食);脯酱(肉酱)
动词
◎制干肉make dried-meat。
辜谏者,脯诸侯,俎方伯,剖人心,破人胫。 —— 《抱朴子》
脯醢(古代把人做成肉干或剁成肉酱的酷刑)
形容词
1.枯干的 dried up。如:脯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2.另见 pú。
脯
2púㄆㄨˊ详细解释
名词
1.胸脯 chest; breast。如:脯子。
2.另见 fǔ。
脯
1fǔㄈㄨˇ详细解释
名
1.干肉。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
鹿脯、肉脯。
2.经过糖渍再晾干的果肉。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桃脯、杏脯、瓜脯。
动
◎刑杀人后再把他的骨肉碎割,晒成肉干。
《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脯
2púㄆㄨˊ详细解释
名
◎胸部。
胸脯、鸡脯。
脯
1púㄆㄨˊ详细解释
◎胸部。
鸡脯、拍胸脯。
脯
2fǔㄈㄨˇ详细解释
1.肉干。
肉脯、兔脯、鹿脯。
2.用糖蜜等腌渍再晾干的果肉。
杏脯、桃脯、瓜脯、笋脯。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脯,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fǔ),月部,共1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