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饉的解释

复制

jǐn ㄐㄧㄣˇ

飠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9949 CJK 基本汉字

19画

11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WYVG-86、WVAG-98

OITLM

OXJC

84715

待添加

待添加

U+9949

[3445115412212511121]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横

饉字概述

〔饉〕字的拼音是(jǐn),部首是飠部,总笔画是19画

〔饉〕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饉〕字仓颉码是OITLM,五笔是WYVG-86、WVAG-98,四角号码是84715,郑码是OXJC,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饉〕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饉〕字异体字是

饉字笔顺
饉字详解

jǐnㄐㄧㄣˇ

基本解释

蔬菜欠收。《爾雅•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穀物欠收。《墨子•七患》:“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旱。”

通“殣”。餓死。亦指餓死的人。《文選•班彪〈王命論〉》:“夫餓饉流隸,飢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襲,檐石之蓄。”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食,堇( qín )聲。本義: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

2.同本義vegetable failure

饉,蔬不熟曰饉。 —— 《說文》可食之菜,皆不熟爲饉。 —— 《爾雅·釋天》李注或紛擾之際,或荒饉之餘;威惠所加,罔不和輯。 —— 唐· 白居易《除李遜京兆尹制》

3.穀物欠收crop failure

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升謂之飢,三谷不升謂之饉。 —— 《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

4.通「殣」。餓死。餓死的人person starved to death

夫餓饉流隸,飢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襲,檐石之蓄。 —— 《文選·班彪·王命論》

缺乏 lack 多者不獨衍,少者不獨饉。——《鹽鐵論》 【漢典】。

1jǐnㄐㄧㄣˇ

详细解释

1.蔬菜不成熟的情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2.五谷歉收的荒年。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兵革屡兴,荒馑荐及。”唐•白居易〈除李逊京兆尹制〉:“或纷扰之际,或荒馑之余;威惠所加,罔不和辑。”

2jìnㄐㄧㄣˋ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jǐnㄐㄧㄣˇ

详细解释

菜蔬歉收;泛指荒年。

饥馑、年馑。

字源字形

饉(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饉(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饉(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饉(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饉(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