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抪的解释

复制

ㄅㄨˋ ㄆㄨ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2AA CJK 基本汉字

8画

5

左右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RDMH

QKLB

DGLI

54027

待添加

待添加

U+62AA

[12113252]横、竖钩、提、横、撇、竖、横折钩、竖

抪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422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369頁,第16

唐韻》:普胡切;《集韻》:滂模切,𡘋音鋪。
說文》:捫持也。

一曰舒也、布散也。
前漢・中山靖王傳》:塵埃抪覆。又,〈王莽傳〉:詩國十五,抪徧九州。

又,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博故切,音布──義同。

又,《唐韻》:博孤切;《集韻》:奔模切,𡘋音逋──亦展舒也。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亦持也。

注解

〔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ù、p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布

〔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ù] ⑴ 扪持。《説文•手部》:“抪,捫持也。”⑵ 击。《廣雅•釋詁三》:“抪,擊也。” [pū] ⑴ 散布,铺展。《廣雅•釋詁三》:“抪,布也。” [bá] ⑴ 〔抪㨭〕同“跋扈”。《漢成陽令唐扶頌》:“夷粤抪㨭,忮强難化。”

含“抪”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