滀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9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13字
音《廣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𡘋音蓄──水聚也。木華〈海賦〉:𣽴濆淪而滀漯。〔註〕滀漯,攢聚貌。
例又,《莊子・大宗師》:滀乎進我色也。〔註〕色憤起貌。
例又,急意。
《後漢・公孫瓚傳》:滀水陵高。〔註〕滀喩急也。
注解
〔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ù、x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畜,五行属水。
〔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ù] ⑴ 积聚:“镜湖~众水。”⑵ 郁结:“夫忿~之气,散而不反。”⑶ 湍急:“~水高陵。”㈡ [xù] ⑴ 〔~仕〕越南地名。
滀,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chù,xù),氵部,共13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