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47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1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3頁,第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𡘋音餌。
《說文》:瑱也。〔徐曰〕瑱之狀,首直而末銳,以塞耳。
《玉篇》:珠在耳。
《韻會》:一名耳璫。
《史記・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
《前漢・東方朔傳》:迺下殿去簪珥。〔註〕珥,音餌──珠玉飾耳者也。
音又,《博雅》:劒珥謂之鐔。
《楚辭・九歌》:撫長劎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註〕珥,音餌。
例又,同「咡」。
《淮南子・覽㝠訓》蠶咡絲而商弦絕〔註〕:咡,或作珥,弄絲于口也。
例又,插也。左思詩:七葉珥漢貂。
《通典》:漢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例又,日旁氣也。
《前漢・天文志》:抱珥𧈫蜺。〔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珥形點黑也。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對爲珥。
例又,《周禮・地官・山虞》:致禽而珥焉。〔註〕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例又,與衈同。
《周禮・春官・肆師》:以歲時序其祭祀,及其祈珥。〔註〕珥當爲餌。鄭曰:珥,當爲衈。祈衈者,釁禮之事。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忍止切,音耳──義同。
音又,《集韻》:如蒸切,音仍──割牲以釁也。引《周禮》珥于社稷。
〇〔按〕〈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鄭註〕珥,當爲衈。今从玉。
注解
〔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珥〕字拼音是ěr,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五行属火。
〔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ěr] ⑴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⑵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⑶ 插戴⑷ 日、月两旁的光晕
珥,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ěr),王部,共10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