轓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91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49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31頁,第14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𡘋音翻。
《說文》:轓,車之蔽也。
《韻會》:應劭曰:車耳反出,所以爲藩,屛翳塵泥,以簟爲之。或用革。
《前漢・景帝紀》:名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例又,通作藩。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小車藩,漆席爲之,以蔽禦風塵也。
例又,《廣韻》:車大箱也。
《集韻》:輫轓,車箱。
音又,《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𡘋音籓──義同。
音又,《集韻》:甫遠切,音反──同「䡊」。詳前䡊字註。
注解
〔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轓〕字拼音是f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番。
〔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ān] ⑴ 古代车箱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⑵ 车:“昆云今驾鹿~游。”
轓,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fān),車部,共19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