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22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2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00頁,第48字
音《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𡘋音膚。
《集韻》與跗同。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註〕趺與跗同。劉禹錫〈奚陟𥓓〉:螭首龜趺。
例又,《釋名》:拜于丈夫爲趺。趺然,屈折下視地也。
例又,《廣韻》:跏趺,大坐也。
《婆娑論》:結跏趺坐,是相員滿。
注解
〔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趺〕字拼音是f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夫,五行属水。
〔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ū] ⑴ 同“跗”。(①脚背。②脚。③山脚。)⑵ 花萼。⑶ 碑刻的底座。⑷ 双足交叠而坐。⑸ 足迹。⑹ 用同“俯”。趴下;趴伏。
趺,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fū),足部,共11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