冱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1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頁,第26字
音《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𡘋音護。
《玉篇》:寒也。
《廣韻》:寒凝也。張衡〈西京賦〉:涸隂冱寒。
例《韻會》:通作涸。
注解
〔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冱〕字拼音是h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互,五行属水。
〔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ù] ⑴ 闭,塞:“心~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⑵ 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
冱,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hù),冫部,共6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