𥝌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31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49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809頁,第22字
音《廣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𡘋音雞。
《說文》:木之曲頭,止不能上也。凡𥝌之屬皆从𥝌。
《長箋》:𥝌从木,屈首。象形也。
音又,《玉篇》、《廣韻》:𡘋五漑切,音礙──義同。
〇〔按〕禾、𥝌二字,眞書易混。
《說文》禾自爲部,稽旁从𥝌,又自爲部。今分見本部各畫之中,禾頭左出而𠂹,𥝌頭右出而平,宜分別觀之。
注解
〔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𥝌〕字拼音是jī,独体字。
〔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 ⑴ 樹梢因受阻礙彎曲而不能上長。
𥝌,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jī),禾部,共5画,独体字。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