櫼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38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562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9頁,第6字
音《說文》──子廉切,音尖──楔也。〔徐曰〕卽今尖字。戴侗曰:徐說非。櫼,古砧字。
《長箋》:櫼、殲當卽一字。
《正字通》:櫼、殲音義俱別,《箋》說誤;戴氏謂砧古文作櫼,亦誤。徐說通。
〇〔按〕何晏〈景福殿賦》「櫼櫨各落以相承」,櫼櫨對下欒栱,不作尖字解,可知徐說亦未爲是。李善註櫼卽枊也,枊與楔義近。
音又,《集韻》:思廉切,音纖。又,咨林切,音祲──義𡘋同。
音又,《唐韻》:所咸切──同「檆」,木名,似松。
注解
〔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櫼〕字拼音是j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韱。
〔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n] ⑴ 木楔。⑵ 木签:“扶衰每籍过眉杖,食肉先寻剔齿~。”⑶ 枓栱:“~栌各落以相承,栾栱夭蟜而交结。”
櫼,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jiān),木部,共21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