簴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1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901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2頁,第2字
音《集韻》、《正韻》𡘋臼許切,音巨──簨簴也。
《周禮・春官》:典庸,及祭祀,帥其屬而設筍簴,陳庸器。
例亦作虡。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又,臝者、羽者、鱗者以爲筍簴。
《釋名》:所以懸鼓者,橫曰簨,縱曰虡。虡,舉也。
例《廣韻》本作𧇽。天上神獸,鹿頭龍身,懸鐘之木刻飾爲之,因名曰虡。
注解
〔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簴〕字拼音是j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虡。
〔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ù] ⑴ 古代挂钟磬的架子上的立柱。
含“簴”的组词
簴,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jù),⺮部,共19画,上下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