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疽的解释

复制

ㄐㄩ

疒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U+75BD CJK 基本汉字

10画

5

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UEGD

KBM

TLC

00112

4013

3050

U+75BD

[4134125111]点、横、撇、点、提、竖、横折、横、横、横

疽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47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771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725頁,第17

唐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韻會》:七餘切,𡘋音苴。
說文》:久癰也。
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疽。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疽,癰也。
史記・孫吳傳》:卒有病疽者,起爲吮之。
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又,《集韻》:子與切;《正韻》:再呂切,𡘋苴上聲。
集韻》:㾛疽,癢病。

注解

〔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疽〕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且,五行属

〔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ū] ⑴ 中医指一种毒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