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疹的解释

复制

zhěn ㄓㄣˇ

疒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U+75B9 CJK 基本汉字

10画

5

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UWEE

KOHH

TOPD

00122

4011

5378

U+75B9

[4134134333]点、横、撇、点、提、撇、捺、撇、撇、撇

疹字概述

〔疹〕字的拼音是(zhěn),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0画

〔疹〕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疹〕字仓颉码是KOHH,五笔是UWEE,四角号码是00122,郑码是TOPD,中文电码是4011,区位码是

〔疹〕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疹〕字异体字是

疹字笔顺
疹字详解

zhěnㄓㄣˇ

基本解释

皮肤上起的小颗粒,通常是红色,多由皮肤表层发炎浸润而起。湿~。麻~(亦称“疹子”)。风~。丘~。疱~。

详细解释

1.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也指痘疮 rash

湿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

2.disease

遂动旧疹,缠绵经月。 —— 《洛阳伽蓝记》

zhěnㄓㄣˇ

详细解释

1.皮肤上起的红色小颗粒。

明•方孝孺〈指喻〉:“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湿疹、药疹。

2.疾病。

《国语•越语上》:“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zhěnㄓㄣˇ

详细解释

皮肤病,皮肤表层出现的斑疹、丘疹等的统称。多为红色小疙瘩,小的像针尖,大的像豆粒,如麻疹、湿疹、荨麻疹等。多因发炎、过敏等引起。

字源字形

疹(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疹(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