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瘌的解释

复制

ㄌㄚˋ

疒部 共14画 半包围结构 U+760C CJK 基本汉字

14画

9

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UGKJ-86、USKJ-98

KDLN

TFJK

00120

8877

8088

U+760C

[41341125123422]点、横、撇、点、提、横、竖、横折、横、竖、撇、点、竖、竖钩

瘌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76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730頁,第33

唐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𡘋音剌。
說文》:楚人謂藥毒曰痛瘌。
博雅》:瘌,痛也。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南楚之外謂之瘌。

又,《玉篇》:辛也。

又,《廣韻》:癆瘌不調。

又,《集韻》:傷也、疥也。或作癩。

又,《集韻》:落蓋切,音賴──義同。

注解

〔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瘌〕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剌,五行属

〔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à] ⑴ 〔~痢〕生在人头上的皮肤病。亦称“秃疮”。⑵ 〔疤~〕见“疤”。

含“瘌”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