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41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90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8頁,第3字
音《玉篇》:力忌切,音吏。出陀羅尼。
《正字通》:語餘聲。
音又,《正字通》:音里──元人詞曲,借爲助語。
音又,《正字通》:明制,冬至日,賜諸臣甜食一盒,凡七種,一松子海哩𠿨。鄭以偉曰:𠿨字諸字書俱不載,今亦不識海哩𠿨爲何物。
〇〔按〕《五音集韻》又莫六切,音目──楚人謂欺爲哩𣐉,乃嚜字之譌。互詳嘿嚜二字註。
注解
〔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哩〕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lǐ、l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里,五行属火。
〔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 ⑴ 助词,义同“呢”。⑵ 助词,义同“啦”。㈡ [lī] ⑴ 〔~~啦啦〕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
含“哩”的组词
哩,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li,lǐ,lī),口部,共10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