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梃的解释

复制

tǐng ㄊㄧㄥˇ tìng ㄊㄧㄥˋ

木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6883 CJK 基本汉字

10画

7

左右结构

会意字

STFP

DNKG

FYMB

42941

2732

7272

U+6883

[1234312154]横、竖、撇、点、撇、横、竖、横、横折折撇、捺

梃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6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528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474頁,第2

唐韻》、《集韻》、《正韻》:徒鼎切;《韻會》:待頂切,𡘋音挺。
說文》:一枝也。〔徐曰〕梃者,獨也。梃然勁直之貌。
魏書・李孝伯傳》:武陵王駿獻酒二器、甘蔗百梃。

又,《孟子》:可使制梃。〔趙岐註〕梃,杖也。
前漢・諸侯王表》:奮其白梃。

又,《類篇》:唐丁切,音庭──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膠東國。

注解

〔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ǐng、t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廷,五行属

〔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ǐng] ⑴ 棍棒。 [tìng] ⑴ 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⑵ 梃猪时用的铁棍。

含“梃”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