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菀的解释

复制

wǎn ㄨㄢˇ yùn ㄩㄣˋ

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83C0 CJK 基本汉字

11画

8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PQB

TJNU

EWRY

44212

5463

6150

U+83C0

[12244535455]横、竖、竖、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横折钩、竖弯钩

菀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8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036頁,第44

標點整理本: 第1004頁,第46

唐韻》:於阮切,音婉。
說文》:茈菀,出漢中房陵。
本草》: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許愼作茈菀。

又,《博雅》:女腸,女菀也。

又,茂盛貌。
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苗。〔又〕有菀者柳。〔傳〕菀,茂木也。

又,《前漢・百官表》:邊郡六牧師菀令。

又,《水經注》: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

又,通苑。詳苑字註。

又,《廣韻》:紆勿切,音鬱──義同。

又,《集韻》與蘊同。

注解

〔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ǎn、yù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宛,五行属

〔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ǎn] ⑴ 〔紫~〕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米余,叶有锯齿。根和根茎可入药。⑵ 草木茂盛的样子。 [yùn] ⑴ 古同“蕴”,郁结,积滞。

菀

菀,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wǎn,yùn),艹部,共11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