貤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貝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8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05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81頁,第1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𡘋音易。
《說文》:重次第物也。〔徐曰〕路之邪次第爲迆,物之重次第爲貤。
《廣雅》:益也。
《玉篇》:貱也。
《前漢・武帝紀》:無所流貤。〔註〕今俗猶謂一重爲一貤也。
例又,延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貤丘陵。〔註〕貤,猶延也。
音又,《廣韻》:羊至切,音肄。又,神至切,音示──義𡘋同。
音又,《集韻》、《韻會》𡘋余支切,音匜──移也。
注解
〔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貝部。
〔貤〕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y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貝、也。
〔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重复:“兼重悂以~缪。”⑵ 古通“迤”,延展;延续:“~丘陵,下平原。”㈡ [yí] ⑴ 古通“移”。⑵ 贩卖。
含“貤”的成语
貤,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ì,yí),貝部,共10画,左右结构。
常用导航
同音字
同部首
同笔画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