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叩的解释

复制

kòu ㄎㄡˋ

口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53E9 CJK 基本汉字

5画

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KBH

RSL

JYVV

67020

0661

6321

U+53E9

[25152]竖、横折、横、横折钩、竖

叩字概述

〔叩〕字的拼音是(kòu),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5画

〔叩〕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叩〕字仓颉码是RSL,五笔是KBH,四角号码是67020,郑码是JYVV,中文电码是0661,区位码是

〔叩〕字是属于通用字,一级汉字

〔叩〕字异体字是

叩字笔顺
叩字详解

kòuㄎㄡˋ

基本解释

敲打。~击。~门。~关(➊入国求见;➋攻打关门;➌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诊。

旧时一种礼节。~拜。~见。~谒。~首。~头。

详细解释

动词

1.《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 pū ),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2.同本义knock

叩石垦壤。 —— 《列子·汤问》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周礼·地官·司关》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荀子·法行》以杖叩其胫。 —— 《论语·宪问》眾者叩舟。 —— 《淮南子·说林》以杖叩狼。 —— 马中锡《中山狼传》娘以指叩门扉。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叩胫(以杖棍击胫骨。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叩门扉(敲打门扉);叩心(捶胸。表示悔恨交加的样子);叩门(敲门)

3.叩头、拜kowtow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 《史记·滑稽列传》

叩恳(叩头请求);叩奠(叩拜祭奠);叩赏(磕头谢赏);叩请(恭敬而诚恳地请求)

4.举发;询问expose; inquire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 明· 魏禧《大铁椎传》余叩所以。 —— 方苞《狱中杂记》

叩咨;叩问;叩询

5.攻打attack

引兵叩城。 —— 唐· 韩愈《刘公墓志铭》

6.通“扣”。拉住hold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 《史记·伯夷列传》

叩马(拉住马缰绳,不使前进)

形容词

诚恳 sincere。 如:叩诚(诚恳);叩请(诚恳地请求);叩叩(诚恳)

kòuㄎㄡˋ

详细解释

1.敲、击。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唐•白居易〈长恨歌〉:“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叩门、叩关。

2.磕、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安老爷听得这个,说了句岂敢,连忙赶过去,合他膀子靠膀子的,也那么闹了一阵,口里却说的是:『还叩,还叩,还叩。』”

叩头、叩首。

3.询问、请问。

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安、执经叩问。

4.叩头、叩首的简称。

三跪九叩。

5.牵、拉住。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kòuㄎㄡˋ

详细解释

1.敲;击。

叩门、叩诊。

2.磕;触。

叩首、叩头。

3.请问;询问。

叩安、叩问。

4.指叩首、叩头。

叩谢、叩拜。

5.姓。

字源字形

叩(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叩(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叩(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