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蹻的解释

复制

qiāo ㄑㄧㄠ jiǎo ㄐㄧㄠˇ juē ㄐㄩㄝ ㄐㄩˊ xuè ㄒㄩㄝˋ

足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8E7B CJK 基本汉字

19画

12

左右结构

会意字

KHTK

RMHKB

JIJL

62127

待添加

待添加

U+8E7B

[2512121313425125251]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蹻字概述

〔蹻〕字的拼音是(qiāo,jiǎo,juē,jú,xuè),部首是足部,总笔画是19画

〔蹻〕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蹻〕字仓颉码是RMHKB,五笔是KHTK,四角号码是62127,郑码是JIJL,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蹻〕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蹻〕字异体字是

蹻字笔顺
蹻字详解

1qiāoㄑㄧㄠ

基本解释

同“蹺”。把腳舉高。《説文•足部》:“蹻,舉足行高也。”《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蹻。”

走貌。《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蹻,走兒。”

表演高蹺時綁在腳上把人墊高的木棒。清彭士望《九牛壩觀觝戲記》:“乃接木為蹻,距地八尺許,一男子履其上。”

捷舉手足。《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治宜導引按蹻。”

详细解释

名词

1.屐、鞋。古代多指草鞋clogs; shoes; straw sandals

布衣草蹻而牧羊。 —— 《汉书·卜式传》

2.另见 qiāo。

2jiăoㄐㄧㄠˇ

基本解释

〔蹻蹻〕①驕傲。《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廣韻•宵韻》:“蹻,驕也。”②壯貌。《詩•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③威武強盛貌。《詩•周頌•酌》:“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同“趫”。勇健,矯健。《廣雅•釋詁二》:“矯,健也。”

详细解释

抬起脚来。

《说文解字•足部》:“举足小高也。”

3juēㄐㄩㄝ

基本解释

不穩定貌。《廣韻•藥韻》:“蹻,走蹻蹻皃。”

通“屩”。草鞋。《集韻•藥韻》:“屩,《説文》:‘屐也’。通作蹻。”

姓。《姓觿•藥韻》:“蹻,《千家姓》云:楚郡族。”

详细解释

草鞋。

《战国策•秦策一》:“羸縢履𫏋,负书担橐。”《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蹑𫏋檐簦。”

4ㄐㄩˊ

基本解释

同“檋”。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集韻•燭韻》:“檋,山行所乘,以鐵如錐施之屐下。亦作蹻。”

详细解释

参见“𫏋𫏋”、“𫏋勇”等条。

5xuèㄒㄩㄝˋ

基本解释

澀,燥澀貌。《方言》卷七:“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集韻•藥韻》:“蹻,燥歰皃。”

详细解释

1.抬起(腿)。

𫏋著腿。

2.脚跟抬起,只用脚板前部著地。

𫏋足、𫏋著脚往墙外看。

3.指高𫏋(一种民间舞蹈用的装有踏脚装置的长木棍)。∥同“蹺”。

踩著𫏋表演。

6juéㄐㄩㄝˊ

详细解释

1.〈书〉高傲不屈。

正如客心苦,堕落无复𫏋(清‧金农〈冬雪诗〉)。

2.〈书〉壮健。

既之问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𫏋勇闻(《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李适》)。

1qiāoㄑㄧㄠ

详细解释

〈书〉草鞋。

蹑𫏋檐簦说赵孝成王(《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

2juéㄐㄩㄝˊ

3jiǎoㄐㄧㄠˇ

1qiāoㄑㄧㄠ

2jiǎoㄐㄧㄠˇ

3juéㄐㄩㄝˊ
字源字形

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蹻

蹻,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qiāo,jiǎo,juē,jú,xuè),足部,共19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