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字的拼音是(yāng,yàng),部首是革部,总笔画是14画。
〔鞅〕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鞅〕字仓颉码是TJLBK,五笔是AFMD,四角号码是45580,郑码是EELG,中文电码是7248,区位码是。
〔鞅〕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鞅〕字异体字是 。
鞅
1yāngㄧㄤ基本解释
◎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革,央声。旧读作 yǎng。革,去了毛的兽皮。本义: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
2.同本义martingale。
鞅,颈靼也。 —— 《说文》绣鞅璁珑走钿车。 —— 杜牧《街西长句》诗
鞅绊(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鞅轭(马驾具);鞅勒(套马的绳带和勒马的索)
3.借指车马carriages and horses。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陶潜《归园田居》
4.姓。
5.另见 yàng。
鞅
2yàngㄧㄤˋ基本解释
◎〔牛~〕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通“怏”。郁郁不乐的样子sad。
心常鞅鞅。 —— 《汉书·高帝纪》居常鞅鞅。 —— 《汉书·韩信传》。注:志不满也。”
2.另见 yāng。
鞅
1yāngㄧㄤ详细解释
名
1.套在马颈上,用以驾车的皮带。
《左传•襄公十八年》:“大子抽剑断鞅乃止。”
2.泛指车马。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副
◎不满意的样子。参见“鞅鞅”条。
鞅
2yǎngㄧㄤˇ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鞅
1yāngㄧㄤ详细解释
◎古代指套在拉车的马或牛颈上的皮带。
鞅
2yāngㄧㄤ详细解释
◎牛拉东西时,架在牛颈上的曲木挽具。
牛鞅子。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包山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鞅,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āng,yàng),革部,共14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