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字的拼音是(yī),部首是糸部,总笔画是17画。
〔繄〕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繄〕字仓颉码是SEVIF,五笔是ATDI,四角号码是77903,郑码是HMQZ,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繄〕字是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繄〕字异体字是 。
繄
yīㄧ基本解释
①文言助词,惟:“尔有母遗,~我独无”。
②相当于“是”:“君王之于越也,~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详细解释
语气词
1.形声。从糸( mì ),繄( yī )声。①本义:戟的套子。②句中、句首语气词。
2.惟;只only。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 《左传》
3.是yes。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国语》
繄
yīㄧ详细解释
动
◎是。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宋•苏轼〈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助
◎位于句首的语助词。
《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疏瀹决排,繄人力是系。”
繄
yīㄧ详细解释
1.〈书〉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相当于“惟”。
尔有母遗(ㄨㄟˋ wèi),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
2.〈书〉是。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一日三雨,繄谁之力(宋‧苏轼〈喜雨亭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繄,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yī),糸部,共17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