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藻的解释

复制

zǎo ㄗㄠˇ

艹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85FB CJK 基本汉字

19画

16

上下结构

会意字

AIKS

TERD

EVJF

44194

5679

5269

U+85FB

[1224412512512511234]横、竖、竖、点、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藻字概述

〔藻〕字的拼音是(zǎo),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9画

〔藻〕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藻〕字仓颉码是TERD,五笔是AIKS,四角号码是44194,郑码是EVJF,中文电码是5679,区位码是

〔藻〕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藻〕字异体字是

藻字笔顺
藻字详解

zǎoㄗㄠˇ

基本解释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海~。小球~。~类植物。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金鱼~。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思(多采的文思)。~丽。~绘(文采)。~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饰。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2.同本义 algae。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 —— 《诗·鲁颂·泮水》蘋蘩蕰藻之菜。 —— 《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 《诗·召南·采蘋》

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时官吏绣在官服上的图案)

3.泛指水草aquatic plants

水中藻行交横。 —— 苏轼《志林》

藻川(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边泽草所开的花);金鱼藻;狸藻等

4.词藻,华丽的文辞literary embellishment

攦藻如春华。 —— 班固《答宾戏》

藻拔(文采出众);藻朗(文辞清明);藻咏(以华美文辞咏诵。指诗文而言);藻雅(文辞典雅)

5.文采rich and bright colours

华藻繁缛。 —— 曹植《七启》

藻采(文采,辞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6.通“璪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

天子玉藻。 —— 《礼记·玉藻》婴用一藻玉瘗。 —— 《山海经·中山经》

形容词

华美 magnificent 敷藻翰之陪鳃。——潘岳《射雉赋》 又如:藻仗(文彩华美的仪仗);藻幄(美丽的篷帐);藻翰(美丽的羽毛。比喻华丽的文辞);藻盖(华美的篷盖);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

动词

1.修饰文章polish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房玄龄《晋书》

藻饰(把文章加以修改润色)

2.整理;装饰 embellish

藻野(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藻井(旧时天花板上的一种雕花装饰处理)

zǎoㄗㄠˇ

详细解释

1.水草植物的总称。

唐•杜甫〈早行〉:“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

水藻、绿藻、海藻。

2.华丽的文彩。

《文选•曹植•七启》:“步光之剑,华藻繁缛,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

3.文辞、文章。

《文选•陆机•文赋》:“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词藻。

参见“品藻”条。

zǎoㄗㄠˇ

详细解释

1.古代指水生藻。现在泛指藻类植物,即多生活在水中的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的低等自养植物,没有根、茎、叶之分。如红藻、绿藻、蓝藻、褐藻等。

2.华丽的色彩。

藻井(我国传统建筑中宫殿、亭阁、厅堂等顶部井字形结构中间的一种装饰,有各种雕刻和彩画)、藻舟。

3.华美的文辞。

词藻、藻饰。

4.姓。

字源字形

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