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枣的解释

复制

zǎo ㄗㄠˇ

木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67A3 CJK 基本汉字

8画

4

上下结构

会意字

GMIU-86、SMUU-98

DBY

FLTD

50303

2764

5270

U+67A3

[12523444]横、竖、横折、竖、撇、捺、点、点

枣字概述

〔枣〕字的拼音是(zǎo),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8画

〔枣〕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枣〕字仓颉码是DBY,五笔是GMIU-86、SMUU-98,四角号码是50303,郑码是FLTD,中文电码是2764,区位码是

〔枣〕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枣〕字异体字是

枣字笔顺
枣字详解

zǎoㄗㄠˇ

基本解释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红。~泥。囫囵吞~(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双朿( cì )。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同本义jujube; 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 —— 《说文》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 —— 《尔雅》衣巾落枣花。 —— 宋· 苏轼《浣溪沙》

3.枣树所结的果实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诗·豳风·七月》梨栗枣柿。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字源字形

枣(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枣(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枣(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枣(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枣(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枣(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枣(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枣(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