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字的拼音是(zhēn),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0画。
〔真〕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真〕字仓颉码是JBMC,五笔是FHWU,四角号码是40801,郑码是EDLO,中文电码是4176,区位码是。
〔真〕字是属于最常用字,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真〕字异体字是 眞 。
真
zhēnㄓㄣ基本解释
①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②确实,的确。~好。~正。~切。
③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④本性,本原。纯~。天~。
⑤人的肖像。传( chuán )~。写~。
⑥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⑦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华( huà ),从目,从乚( yǐn ),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the Immortal(in Taoism)。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庄子·列御寇》归其真宅。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 《庄子·大宗师》
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真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3.本性;本原natural property。
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 《庄子·秋水》
真宰(宇宙的主宰者;造物主);真佛(本身;本人。比喻难以见到的人物);真力(本原之力);真原(本源);真源(本源,本性)
4.身body。
见利而忘其真。 —— 《庄子·山水》
5.肖像,摹画的人像portrait。
有僧写得师真,呈师,师曰:“且道似我不似我?” —— 《景德传灯录》
6.汉字楷书的别称regular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帝亲书其文,作真、行、草三体。 —— 《续资治通鉴》
真字(正楷字)
7.古州名Zhen prefecture。
广德元年设吐蕃,其后 松、… 真、…等为行州。 —— 《新唐书》
8.姓。
形容词
1.真实。与假、伪相对real; true。
假金方用真金镀。 —— 李绅《答章孝标》使真伪毋相乱。 —— 《汉书·宣帝纪》此画果真。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同于真。真者而同。
2.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true; real; genuine。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老子》
真人真事;真假难分;真形(真实的形体或形象);真教(纯真的教化);真笔(真迹);真相(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3.正。与副、邪相对right。
恭楷誊真,双手呈与抚台。 —— 《文明小史》
真红(正红;深红色);真楷(指正楷);真宅(人死后的真正归宿);真粹(品德高超);真履(纯正的志行)
4.精;淳pure。
发匣琴徽静,开瓶酒味真。 —— 唐· 张祜《乐静》
真白(纯白色);真金(纯金;真正的金子);真钢(纯钢);真品(纯真的品质);真风(淳朴的风俗);真朴(纯真朴素)
5.本来的,固有的prope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宋· 苏轼《题西林壁》
真态(本色;天然风致)
6.真诚;诚实,情感真切absolute; sincerity。
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 《庄子·渔父》
真列(坚贞忠烈);真忱(真诚);真修(精诚修持);真信(真诚);真笃(诚挚深厚);真恳(真诚恳切);真至(情感真挚)
7.清楚;真切clearly; unmistakably。
我没大看真,不知是四根,不知是六根。 —— 《醒世姻缘传》
听得真;看得真;真亮;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副词
◎实在;的确really; truly; indeed。
真无马邪? —— 唐· 韩愈《杂说》真不知马也。
这人真好;跑得真快;真不忝(真不愧);真可(真可以;真能够);真来(实在;确实)
真
zhēnㄓㄣ详细解释
形
◎纯正的、不虚假的。
《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真面目、真心诚意。
副
◎的确、实在。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真好、真棒。
名
1.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
《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
2.自然、本性。
《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天真。
3.肖像、画像。
写真、留真。
4.实授的官职。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5.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真
zhēnㄓㄣ详细解释
1.真实;正确的(与“假”、“偽”相对)。
真相、真谛、真凭实据、去伪存真。
2.真切;清楚。
看不真、听得很真、方音太重,吐字不真。
3.确实;实在。
真不容易、真弄不明白、这地方真好、这姑娘真漂亮。
4.(人或事物的)原样。
写真、留真、失真、传真。
5.指汉字楷书。
真书、真体、真草隶篆。
6.姓。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包山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真,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zhēn),目部,共10画,上中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