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邾的解释

复制

zhū ㄓㄨ

阝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90BE CJK 基本汉字

8画

6

左右结构

会意字

RIBH-86、TFBH-98

HDNL

MBKY

27927

待添加

5905

U+90BE

[31123452]撇、横、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邾字概述

〔邾〕字的拼音是(zhū),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8画

〔邾〕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邾〕字仓颉码是HDNL,五笔是RIBH-86、TFBH-98,四角号码是27927,郑码是MBKY,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邾〕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邾〕字异体字是

邾字笔顺
邾字详解

zhūㄓㄨ

基本解释

古国名,在中国今山东省邹县。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国名Zhu state

邾,周武王时所封 曹姓国也。始封之君曰 侠,为 鲁附庸。从邑,朱声。 —— 《说文》

2.在今山东邹县。

3.古邑名 Zhu city。战国楚地,楚宣王灭邾国,迁其君于此,故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

zhūㄓㄨ

详细解释

1.国名。春秋时邾国,故城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邹县,至战国改称为“鄒”,后灭于楚。

2.姓。如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周时封于邾,后皆以国为氏。

zhūㄓㄨ

详细解释

1.春秋时古国名。故城在今山东邹县。战国时改称“鄒”,后灭于楚。也作“邾娄”。

2.姓。

字源字形

邾(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邾(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邾(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邾(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邾(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邾(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邾(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