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醢〕字的拼音是(hǎi),部首是酉部,总笔画是17画。
〔醢〕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醢〕字仓颉码是MWKRT,五笔是SGDL,四角号码是14612,郑码是FDJL,中文电码是6826,区位码是。
〔醢〕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醢〕字异体字是 酼 。
醢
hǎiㄏㄞˇ基本解释
①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②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酉。本义:肉酱。
2.同本义minced and hashed meat。
脯醢菜羹。 —— 汉· 司马光《训俭示康》
醢脯(肉酱和干肉);醢酱(肉酱)
3.酱sauce。
醢,酱也。 —— 《广雅》自酒米至于盐醢百有余品,皆尽时味。 —— 《魏书》凡国家大事、兵农礼乐,以及钱刀醯醢之细,无不经营贯串。 —— 清· 毛奇龄《王君慎斋诗集序》
动词
◎古代一种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mince up sb. into meat 杀梅伯而醢之,杀 鬼侯而脯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漢典】。
醢
hǎiㄏㄞˇ详细解释
名
◎肉酱。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复醢于子路。”
动
◎剁成肉酱。
《战国策•赵策四》:“鲁仲连曰:『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醢
hǎiㄏㄞˇ详细解释
1.〈书〉古指用鱼、肉等制成的肉酱。
2.〈书〉一种古代的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醢,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hǎi),酉部,共17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