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炰的解释

复制

páo ㄆㄠˊ fǒu ㄈㄡˇ

灬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70B0 CJK 基本汉字

9画

5

上下结构

会意字

待添加

QNOU

PUF

RYUO

27331

待添加

待添加

U+70B0

[355154444]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点、点、点、点

炰字的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9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68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618頁,第23

廣韻》、《集韻𡘋同「炮」。
詩・小雅》:炰𪔀膾鯉。〈魯頌〉:毛炰胾羹。

又,《詩・大雅》:女炰烋于中國。〔傳〕炰烋,彭亨也。〔箋〕自矜氣健之貌。

又,炰烋,亦作咆烋。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雲徹叛換,度卷虔劉。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同「缹」。詳缹字註。

注解

〔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áo、fǒu,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包、灬

〔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áo] ⑴ 〔~烋( xiū )〕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⑵ 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fǒu] ⑴ 蒸煮:“~鳖鲜鱼。”

含“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