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奡〕字的拼音是(ào),部首是大部,总笔画是12画。
〔奡〕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奡〕字仓颉码是MUKLL,五笔是DHDJ,四角号码是10228,郑码是ANGN,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奡〕字是属于三级汉字。
〔奡〕字异体字是 傲 。
奡
1àoㄠˋ基本解释
①古同“傲”,傲慢。
②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本义:傲慢。
2.同本义arrogant; haughty。
奡,嫚也。…《虞书曰:“若丹朱奡。” —— 《说文》帝曰:“无若丹朱奡。 —— 《书·益稷》
奡兀(傲慢)
3.突兀 lofty——常用以形容文字超脱不凡。
4.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 strong and active。如:排奡(文笔矫健)
奡
2áoㄠˊ详细解释
名词
◎夏代寒浞之子 Ao,相传是个大力士 羿善射, 奡荡舟。——《论语·宪问》
奡
àoㄠˋ详细解释
形
1.傲慢。
唐•来鹄〈圣政纪颂〉:“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2.矫健的样子。
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名
◎人名。为夏朝时寒浞的儿子。力气大,能陆地行舟,后为少康所杀。
奡
àoㄠˋ详细解释
1.〈书〉傲慢。
无典无法,顽肩奡比(唐‧来鹄〈圣政纪颂〉)。
2.〈书〉矫健的样子。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唐‧韩愈〈荐士诗〉)。
3.人名。为夏朝时寒浞之子。相传是大力士,能陆地行舟。
商 甲骨文 𠂤组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奡,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读音是(ào),大部,共12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