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奡的解释

复制

ào ㄠˋ

大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5961 CJK 基本汉字

12画

9

上下结构

会意字

DHDJ

MUKLL

ANGN

10228

待添加

待添加

U+5961

[132511113432]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横、撇、捺、撇、竖

奡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9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25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88頁,第22

廣韻》:五到切;《集韻》、《正韻》:魚到切;《韻會》:疑到切,𡘋音嫯。
說文》:慢也。與傲通。

又,矯健貌。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又,人名。寒浞子,多力,能陸地行舟。
論語》:奡盪舟。

總要》:从𦣻、从夰。夰,取高卬義。俗作奡,非。

注解

〔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奡〕字拼音是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𦣻、夰,五行属

〔奡〕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傲慢。

〔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ào] ⑴ 古同“傲”,傲慢。⑵ 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含“奡”的成语